觀點:誰的不對稱?
AUTONET記者:盧佛青(09/08/2009星期二)
有時候我們常常會被自己的「所知障」沖昏頭,追求品牌、追求奢華、追求讓其他人羨慕或自己想要展現的東西或存在感,鎮日努力結果到最後才發現還是一場空,為何?

在全人類的文化還沒有到達所謂高度文明的狀態,我們其實擁有的有限,但是卻可以因為擁有的「有限」,而清楚地去維護去充分瞭解我們所知所有之處,這樣的先知們在各大文明皆有,也因為這樣的先知們,藉由知識的傳遞與承繼,才能夠造就地球上或許是有史以來由生物所締造最偉大的文明。

但對於身邊所有已經因為沈浸其中而覺得理所當然的我們,在現在過多的物質、資訊其實已經都給麻木了我們的頭緒、我們的感官,所以對許多有無我們感知的能力或許被蒙蔽、或許看得不是那麼清楚。

說穿了,汽車的發展,還是為了我們在行動上的基礎需求,但經濟推動與體制的發展,不得不朝向所謂工業化的規模邁進,於是大量生產改變了絕對不只是僅有資本家的財富,還改變了多數在這個星球上的人們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所謂經濟推動政治。

不過也因為經濟本身的發展與市場的滿足與需求之間,就像是在滾雪球般地推動著彼此不斷地前進、壯大,結果到頭來我們才發現,這個由你我推動的雪球,就要壓垮這個環境,還有因為引發環境巨變可能對我們未來的生存造成的影響,都可能把我們自己推進走向毀滅的邊緣。

或許有很多人覺得我危言聳聽,但我也想提醒大家一件事,雖然我們不是聯合國的會員,我們也沒有簽訂京都議定書,但台灣人均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在全球來說可是名列前茅,其排名地位早就已經超過我們在全球經濟體中與未來發展潛力的名次,但在台灣我們最近最可以見到許多不屬於高科技或先端層次的問題一直不斷地爆發,但捫心自問,我們每一個人是否真的站在自己與自己所處環境的立場去反省我們存在的意義。

追求超過基本需求太多的規格,或許是我們因為在資訊革命的產業環境中,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而因此自滿常常忘記了最基本的事,交通工具我們注重包裝、我們注重豪華、但我們卻一點也不注重安全、環保、耗能,這些最基本的因素,從來就沒出現在我們消費決策的過程中,而我們習慣於口水、他人的意見,但卻不精於真正追本溯源地實事求是,於是,業者怪罪市場,市場也離消費者愈來愈遠,就像是自然環境被過度開發一樣,後來我們才發現,台灣沒有「國民車」,低調奢華科技個性化等字眼被用得太多,多到我們都已經沒有感覺,那什麼才是市場真正需要的,才是未來的家庭與個人真正適切的商品,主事者在過度於追逐數字堆砌的同時,其實更可能離個別消費者的滿足愈來愈遠…

但,我絕對不擔心,經濟與市場,一定會像自然環境一樣,會有反撲的一天,凡離需求與遠者,總有一天會被市場反撲或背棄,今年下半年就會是一個轉捩點,八八水災剛過,市場谷底也逐漸遠離,大輛的行動消費需求就要開始,誰,能夠在此時積極準備,誰就會是將來的主角,口水或許能佔據版面,但可不見得可以成為市場的主角。


 
 
09/08/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