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愈危險就愈安全?
AUTONET記者:盧佛青(05/19/2009星期二)
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見到死傷嚴重的大型車禍,除了當事人的肇事責任外,媒體與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幾乎就圍繞著車齡與路段的危險性,但其實有趣的是,若將時間點拉長並且擴大區域視野,您會不難發現其實愈危險的路段發生事故的機率與傷亡率,遠遠不及那些具備最完善設備與規範的高速公路。

就像空難發生率明明遠低於其他交通工具發生的比例,但每次只要不幸一發生,就好像民航機成為全球最危險的交通工具一般,在邏輯上有其弔詭之處。

像我自己曾經因為工作關係差旅前往歐洲或其他地區進行試駕或採訪,不但發現在那些大家認為是汽車先進國家或市場的區域,其交通管理的概念與當前多數的亞洲國家或地區大不相同,當然當地人民的駕駛道德與Sense也令人印象深刻,絕對看不到有慢速車霸佔內側車道的狀況產生,而對他們來說交通安全的概念也絕非一句「十次車禍九次快」就可以解決,問題不在於快與慢,在於整體車流的順暢程度。

另外,我們也曾經聽聞過,在美加地區即使高速公路最高速限可能僅有100-120km/h,但若行車集團均以約130-140km/h很的車速前進,大家行車速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即使路上有公路警察巡弋卻也不會攔車取締,除非有人單一車輛突然以超過行車集團許多的速度前進,那這個不怕死的老兄肯定被攔。

在歐洲更有趣,其實去過當地開車的人都會發現,除了高速公路與市區主要幹道外,多數道路的寬度平均來說都比台灣的道路狹窄許多,僅有雙線道一去一回的蜿蜒小徑也經常出現,至於在都會區常常被保留下來的古城區那道路狹窄與蜿蜒程度更是不在話下,若照我們在台灣習以為常的開車習慣與使用型態看來,應該是一天到晚都事故不斷才是,但事實上卻完全相反。

在非都會區的低交通流量地區,更可以發現有無數個圓環(Runabout),或許我們在亞洲地區都依賴紅綠燈成性,但事實上根據運輸研究,在低流量地區圓環不僅可以降低號誌設置數量(可以節能減碳又可以降低營運負擔),而且還有助於提升駕駛道德水準,更重要的是不可能有人像綠燈一輛就橫衝直撞,因為所有通過車輛都必須減速,另外即使錯過了應該行駛的圓環出口,只要繼續繞就可以有補救的時機,不容易出現有人逆向倒車或誇張的行徑。

但是依照我們在台灣的邏輯來說,圓環可是毒瘤,結合驚人數量的交通號誌,反而讓諸多駕駛人無法專心一致行車。

所以照這樣看來,歐美交通環境的肇事率,理論上要比亞洲高出一截才是,但事實上並不然。

所以很有趣的是,為了提升流量與效率,以所謂先進而多元化的號誌系統來規範駕駛人,然後高速公路更成為行車環境中最完善也最安全的一種,因為正常情況下不會有行人或不准上路的機動車輛貿然上路,而且也不會像蜿蜒的山道一樣要時時留意,以免發生墜入山谷或邊坡或是撞上山壁的憾事。

不過我要提醒大家,根據統計各國在高速公路上的肇事比率遠高於一般道路或是山區,因為駕駛人在高速公路這種算是相對安逸的環境下,加上道路景觀更為單調,反而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精神,反而是在山區道路或是路況不良處,駕駛人會小心翼翼地行車,因為沒有人想要犁田或撞山。

所以很有趣,當然延續我們曾經提過的ITS(Intelligent Trffic System)的概念,未來的汽車不但具備可以互相通話的裝置,更會藉由衛星導航或即時路況回報等等服務,結合智能交通系統由交管系統提供的號誌與各項可變資訊,顯示在車輛的資訊顯示介面上,但事實上這卻也不見得會改善現在的狀況,至於肇事率的高低目前也尚未出現完整實境營運的結論。

當然各項科技的發展,包括車輛主動安全系統或智能科技平台,結合目前已經有部分國家或地區已經進入實驗階段的測試,都希望可以同時提升道路運輸效率,以及兼顧到降低肇事與事故傷亡率為目標,但問題的最根源,其實還是教育與道德,教育需要花上可能超過一代的時間,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標準,在期待有真正的解決方案前,或許讓更多的駕駛人認知並且實現所謂的「防禦性駕駛」更有意義。


 
 
05/19/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