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馬路學,學馬路?
AUTONET記者:盧佛青(04/07/2009星期二)
香港
最近偶然見到一本新書「馬路學」,這本書不是教人怎麼鋪馬路,講的是人類在馬路上可能發生的各種事情,當然也包括道路運輸系統的發展與沿革等等,作為可以說是現代化象徵的馬路,由以前真的是馬走的路開始,一直到現在多數都由汽車為主要的使用工具,其實馬路學的內涵可能遠遠超過你我所想像的道路開闢或經營管理維護而已。

東京
作為現代文明最重要的象徵之一,每天在全球各馬路上,可能都會有「路怒」Road Rage,我們也常常會發現,平常溫文有禮的人,常常一上駕駛座,開上路後在情緒上會呈現與平常完全不同的樣貌,而在現代高速公路的發展中,我們又可能永遠都會覺得別人的車道為什麼速度總是比我快?

其實在人類所造的馬路,主要都供汽車行駛之前,馬路上出現過馬車、人力車、自行車等等,你可曾想過,在百餘年前的紐約,曾經因為自行車速度高過於馬車,結果被因為交通安全因素,由紐約市政府下令不准自行車騎上馬路,而百餘年後的我們,又開始因為地球暖化與休閒流行等等因素,卻又開始為自行車的路權請命?

在現在我們每天行走或經過的馬路上,佈滿各種號誌標線等等,這些除了對於交通管理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之外,那這些標誌與標線,是又怎麼成為放珠四海皆準的標準化形象,有些地方依照標誌行駛,幾乎就可以保你一路平安,但有些地方的標誌,卻可能成為引你走入死胡同的陷阱?

在社會階級上,或許住房或是工作的地點,都充滿了某種程度的階級意識,但大家一上了馬路,絕大多數都必須服從當地的交通規則,馬路卻是最容易實現人人平等的地方,遇上車陣,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得堵,或許一開始就有警車開道或封閉道路的方法,但畢竟都不是全球馬路的常態。

有時候你會發現,好像某些品牌的車款在路上行駛會特別慢,也特別容易讓「路怒」Road Rage者陷入發怒或緊張的狀態,還有當你遇上前方車道縮減時,除了多數依照告示提前匯入指定車道的車款外,總會有一些人一直要到最後關頭才很不客氣又很沒禮貌的切進你前面?

雖然我們也見到許多車廠連同產官學體系,一直在不斷地研發所謂下一代的道路系統,而有所謂的ITS(Intellgent Traffic System),但這些規範或是應用的新科技,是否能夠克服對人性的障礙,進而真的像實驗室一般,達成讓交通狀況完美無瑕的地步?

因為全球有愈來愈多人花更多的時間在車上,或是不幸陷入車陣中,光是2005年所進行的調查就顯示,平均每個美國人每年就花上38小時塞車,而人也因為在車上待的時間愈多,車廠好像也想出了一些辦法可以在車上做更多事,但事實上這些真的可以完全解決我們因為交通系統缺乏效率所產生的損耗?

其實,搞到最後又是人性,羅馬時期馬路就開始塞馬車,到最後凱撒大帝還要下令,在羅馬城每日下午三時以前,馬車一律不准進城,還有在近代大城市興起前,像是在倫敦早就已經建立了專供馬車行駛的地下道路,後來更成為了倫敦建立全球最早地下鐵與商業營運鐵路的基礎?

因為現在塞車時間愈來愈長,住在郊區的人們通勤開車花的時間也愈來愈多,結果在新車上就開始出現數量比額定承載人數還要多的飲料架,而各大速食餐庭或是連鎖咖啡,也為此均需要使用規格必須適合車上飲料架使用的外帶杯或餐具形狀,這馬路的發展還甚至連結了汽車工業與餐飲業?

馬路,我們天天在走,天天在經過,但其中所衍生的故事與來由,遠遠超越我們原本的想像,不管你認不認同,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依賴馬路,無論是歐美日還是中國印度新興市場,但路好像怎麼開都不夠用!

Welcome to the Traffic world.

新加坡
新加坡
賽維亞
上海

 
 
04/07/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