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汽車安全的進步空間?
AUTONET記者:吳煌棋(04/07/2009星期二)
ACURA全車系獲IIHS Top Safety Pick Award。
從人類發現可以用輪子藉以快速移動後,先由馬、牛等動物的腳力拉動拖車的歷史開始,開創出人類文化迅速的擴展的新篇章,爾後蒸氣內燃機被發明了,柴油與汽油內燃機問世了,終於人類移動踏上汽車、機車、船與飛機等歷史,最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各大車廠皆標榜自家所推出的新車很安全,但是究竟汽車可以變得多安全?

唯有F1才能在如此激烈撞擊下,讓車手全身而退。圖片取自F1官網。
從汽車的設計觀察,一般可分為車窗膠合玻璃、車體(引擎室、車艙、後車廂與車頂)、座椅、方向機柱、搭配防護氣囊與電子配備,構成所謂車輛安全的定義,更透過Euro-NCAP、IIHD等歐美專業車輛安全測試機構的實際撞擊測試,透過星星評分方式,讓消費者理解,新車的安全到達什麼水準。

但是,路上的狀況真的太多,隨著氣候變化加劇,路況與駕駛視野也時好時壞,舉個例子,被測試認定安全的汽車,有包括測試輪胎這一項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輪胎」屬於耗材,輪胎抓地力會變差,遇到異物會被刺破漏氣,再安全的汽車,沒有防爆輪胎也是枉然,問題就出在,成本那麼高的失壓續跑胎或防爆輪胎,只有少數幾家車廠會列入標配,而且還是不便宜的車款才會有。此外,好的懸吊系統與底盤設定,有助於增加輪胎的抓地力與駕駛路感,但除非車廠重視,一般消費者很難感覺的出來,這就要靠媒體來「點」。

較重視安全的車廠,其車體結構不論是採用籠型車體或是以H型大樑底盤往上建造,無非是希望透過將撞擊時所遭受的強大能量分散吸收,減少車輛乘員吸引能量的機會,進而搭配防護氣囊、可潰縮式方向機柱與主動式安全頭枕,顧全車輛乘員安危。問題出在,你有沒有看過高速撞牆的進口車慘狀,更何況後座也沒有主動式安全頭枕此設計,所以現今開車還不能算是很安全。

當然,車輛工程師也想出用電子配備,幫助駕駛彌補過度駕駛方式、分心或煞車過度時可能產生的危險,問題是所有的電子設備都有其作動極限,駕駛不能誇張到過度駕駛(例如高速直接轉90度彎角),在天候不佳的狀況下,更可能無法發揮100%功用。

這樣一討論,那汽車安全不就完了,都是廣告在吹噓?其實不是的,只要按著正確的駕駛方式開車,隨時注意車輛週圍的狀況,不要自恃著自以為的開車技術亂開車,也不要在體力不濟或喝酒時開車,其實開車還是很安全的。上述的所有質疑,都留給車輛工程師去傷腦筋,汽車還可以更安全,只是短時間內很難看出任何的大改變。

正所謂「行船走馬三分險」,不重視汽車安全或車輛標準難達安全的車廠,就算再便宜,你我可得睜大眼選擇。


 
 
04/07/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