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不談政治,那....
AUTONET記者:盧佛青(03/30/2010星期二)
許多人總說,不談政治,其實還原到最原始的面貌,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當然我們現在常常掛在嘴上的不談政治,其實應該是說不特地表明立場,或不希望因為立場在公領域或某些事情的表態方面,希望讓就事論事還原本貌,而不希望掉入被標籤化的陷阱.....

最近有報載,推出台灣第一自主汽車品牌的裕隆集團,專業經理人陳國榮表示,因為政府沒有出台符合期望的新能源與電動車產業鼓勵措施,所以決定讓集團大舉投資的電動車事業,先踩煞車。

這大概又是在過去20餘年以來,每一次我們常常大嘆「○○○能、台灣為何不能?」的又一次反應,可這次出現在這檔事上的,其中的○○○可以代表的國家或地區就多了,包括美國、日本、中國、武漢、香港、上海....等等,我這裡可沒有政治化喔!我說的是國家或地區,若以一個政治實體的眼光看來,現在產業界與業者認為政府沒有出台相關的政策與周邊的配套措施,除了關乎其產業發展所牽涉的消費利益、產業發展等等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搞了半天,果然還是眾人之事。

以台灣當前的環境,太容易被標籤化容易讓頭腦變得簡單,這樣的簡單當然在科學化的歷程上,可以省略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我們先天上的「島國心態」加上「夜郎效應」,真的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就走入以管窺天的窘境,「囧」的是,我們還不容易自覺。

這或許可以歸咎於所謂的「半瓶水」效應,處於開發中與以開發國家或地區的當口,我們常常會希望讓自己的成本壓低與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競爭,但另外一方面我們又沒有足夠與真正已開發國家或地區的包容與胸襟,甚至領先一步放大眼界的能力,結果為了不得罪人不偏廢誰或不想獨厚某方,或被對手扣上利益輸送的大帽子,結果官方就決定,除了繼續當不沾鍋外,就誰也不得罪,當然到頭來就是誰也沒得利,過了幾年、幾十年、幾百年,往後的子孫或歷史,才是我們今天所得罪的對象,當然愈是想利用狹隘的政治立場獲利的,到頭來或可因為對於政治本質或所支持對象認識不深,在還沒有沾了一身腥之前,就趕快抽頭走人,所以台灣真的是適合發展「自主○○」的環境嗎?

在全球不斷地結合各種政經勢力,或是公權力甚至是NGO非政府組織,全力發展可以與環境永續經營的事業的同時,網友諸公們能否想出一個好方法,讓有心發展的企業或個人,可以在這裡給大家一個真正深耕本土、放眼全球的機會。

希望新能源產業不要只是一個Media Hype,或是真的被政治「駭」掉的下一個犧牲品。


 
 
03/30/2010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