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上海車展觀點:空前規模!車展能量上下同心
AUTONET記者:葉毓中(04/24/2009星期五)
今年舉辦至第13界的上海車展,其中進步幅度值得給予肯定。
在連日來的系列報導中,相信讀者們已充分感受到本屆上海車展前所未有的威力,無論從展出能量、展館硬體設施、當地品牌的進步與國際品牌的參與機極度等,都達到歷屆上海車展、更可說是中國曾舉辦的車展規模之最;而此次親身前往實際採訪的AutoNet成員,由於零距離的現場感受,更有許多步同角度的深入分析,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期望能藉由本屆上海車展的了解,讓車迷朋友了解到目前此全球成長最迅速之汽車市場之能量,與台灣未來舉辦此類型國際舞台的進步目標。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期望能藉由本屆上海車展的了解,讓車迷朋友了解到目前此全球成長最迅速之汽車市場之能量,與台灣未來舉辦此類型國際舞台的進步目標。
從AutoNet採訪小組抵達上海浦東機場出境後,在前往下榻飯店的途中,大街小巷皆可看到掛著2009年上海車展的宣傳旗幟,清楚的向所有當地居民、來訪記者媒體與民眾們,宣傳著本屆上海車展的舉辦消息,簡而言之,整個上海城市以大規模的手筆投資,期望於上海車展舉辦期間,達到最強能量的消息播送。

而搭乘計程車之際,除了司機也相當清楚本屆車展的消息外,位於前座頭枕後的液晶螢幕,也有車展的相關票選活動,搭乘民眾可於簡易的票選遊戲中,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車款,與參加票選活動等,而這別出心裁的車展「造勢」活動,對於來自以「科技」自傲的台灣地區的我,感到相當的震撼。

計程車上藉由頭枕螢幕也有本屆上海車展車氣車型的評選趣味活動,還提供抽獎獎勵。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雖然在路途中可以清楚感受到上海市對於此次車展的重視,但負責舉辦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所處地理位置卻十分尷尬,地鐵無法直接到達,需要轉程大眾運輸工具或自行搭車前往,使得展覽館外頭的交通依舊混亂,而從展館離開時,也沒有如同上海F1般的相關疏散計畫,一大票當地與國際媒體就只能以大排長龍之姿,等待的稀稀落落前來的計程車,緩慢的疏散人潮,而這,有著相當大的改進空間。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大門外的交通路口僅有斑馬線,並無交通號誌管制,通過馬路時令人心驚膽跳。

兩日的媒體日結束,但由於欠缺妥善的人潮疏散計畫,海內外媒體們只好耐心的大排長龍等待計程車載運人潮。

就如同先前報導般,由於中國地幅遼闊,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面積之大,相信許多僅參加過台北新車大展的車迷朋友無法想像,就拿台北最大的兩大國際展覽中心為例吧,以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南港展覽館而言,一樓總面積為23,167平方公尺,上層展廳則為23,008平方公尺,加總為46,175平方公尺;而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面積則為23,450平方公尺;至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共有E1-E6、W1-W5共11個展館,每個展館的面積為11,500平方公尺,乘上11個展館之後,總面積達126,500平方公尺,且由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E與W長型展館,是以扇形的方式排列,中央還涵蓋著相當大面積的室外展館,因此總佔地面積達到17萬平方公尺,本屆車展也充分利用此室外空間,將中大型重卡、室外越野體驗場與媒體專區設立於此;因此在如此大面積的展覽場地中,展出內容之豐富,你應不難想像。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共有E1-E6、W1-W5共11個展館,每個展館的面積為11,500平方公尺,乘上11個展館之後,總面積達126,500平方公尺,且由於長型展館是以扇形方式排列,中央還涵蓋著大面積室外展館。

看這綿延不絕的建築物,就知道走遍本屆上海車展,有多麼辛苦...

中央展場處為重要媒體設置處。

由於展場面積遼闊,甚至有室外體驗場設置。

當然,台灣由於地狹人稠,沒有媲美上海或中國其他地區優異的建置展場條件,但從細節的硬體建設可發現,僅與上一屆上海車展相較,本屆車展無論於媒體證申請、新聞中心的規劃、相關周邊設施的配套(飲食、衛生設施的安排等),已具有顯著的進步,加上國際大廠以原廠規格的展出硬體設施相挺,讓此上海車展的大致硬體建設,的確值得肯定。

新聞中心已有基本的規模與功能,但要與如日本車展的貼心相比,依舊有一段距離。

新聞中心具備簡易餐點與通訊設備。

辦理新聞媒體證件的地方,並未遇到太多的混亂與問題。

與上屆上海車展相比,此次進入車展的秩序與檢查方式進步與規矩許多。

如果以放大鏡檢視,自主品牌的硬體展出設施,施工品質與設計功力則仍有進步空間,較陽春的陳設、較粗糙的施工品質等,則展現出當地包商工程的品質參差不齊,而這,就是台灣的優勢。

上為AUDI,下為比亞迪展場,兩者的展館硬體設備差異依舊有一定差距,也就是國際品牌與中國自主品牌的展場硬體設備要求差別。

整體而言,要論規模,本屆上海車展甚至已可與國際車展之指標—德國法蘭克福車展同場競技,不過仔細論其細膩精緻度,上海車展當然依舊遠遠不及,但至少此格局與框架已展現出此泱泱大國的企圖,先求有、再求好,不僅僅反映在中國的車展表現,也可說是目前中國汽車製造水平的概況,而此「求有」的決心,正是我們目前台灣所欠缺的執行力與企圖心,當我們自視自我造車工藝與歷史遠勝對方之時,背後的信心支撐,應該更要有所行動展示才是。


 
 
04/24/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