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S氣囊的迷思(下)
AUTONET記者:蔡致堅(01/31/2007星期三)
對於駕駛人與乘員來說,氣囊本身其實僅有緩衝的輔助效果,乘員最主要的安全防護,仍是靠安全帶將身體固定在座椅上,方避免乘員飛出車外,並讓各種被動安全設計生效,提供防護,避免發生更嚴重的傷害。這亦是氣囊全名為輔助約束系統SRS(Supplement Restraint System)的重要原因。

當然,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氣囊已經演變出各種不同的形式,以位置來分有前座頭胸氣囊(裝置於方向盤或助手席前方的儀表總成)、前座側邊氣囊(大多裝置於座椅)、側邊氣簾(安裝於側窗柱)、LEXUS也配置前方乘客座配備世界首創的Dual-Chamber SRS氣囊。

Dual-Chamber SRS氣囊展開時,藉由雙球體的形狀在氣囊中央形成一個凹槽,以增加氣囊與乘員的接觸面積、如頭部與肩膀等,以有效分散乘員接觸氣囊時的衝擊力道 ; 此外、更可避免因撞擊而產生身體扭動所造成的傷害。因此、與現行的單球體氣囊相比,Dual-Chamber SRS氣囊更能在氣囊展開時,有效的緩衝乘員身體前移的衝擊力道。

除此之外,RENAULT也在Megane三門掀背車款,率先配置了前座的膝部防護氣囊,可以有效降低在車輛發生撞擊時,降低人體因為衝擊力道往前移動,而容易導致腿部與膝蓋撞擊儀表總成所產生的傷害,當然這類配置也必需搭配強固的安全車體,還有設計優異的防潛滑前座椅,方能完善地降低前方撞擊對於駕駛人或前座人員的腿部傷害。

無論哪一種氣囊配置,或是安裝在那一部位,其實最重要的大家還是應該記住,唯有搭配正確使用安全帶,防護氣囊的作用才可以發揮最佳的功效。

說到咱們電視台記者的專業度,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常常會有「不專業」的報導出現,尤其電視是大眾媒體,記者多以非常聳動且富戲劇性和娛樂性的方式作事件報導,而且沒見過報錯新聞出來道歉的,因此才會惹出「暴衝」、「氣囊未開」等烏龍新聞。




 
 
01/31/2007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