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想普及化恐怕很難,原因出在插頭上?
AUTONET記者:蔡致堅(04/22/2009星期三)
雖然車廠發展電動車已有多年歷史,但在光景好的時候車廠根本鮮少著眼在這領域,結果2007年的能源危機加上2008年金融海嘯,使得車廠加速電動車研發,但這下問題來了,世界各地的插頭規格都不一樣,要如何統一規格化又是讓人傷腦筋。

在全球規模最大的漢諾威工業大展Hannover Messe中,共有6千多家廠商參展,主辦單位今年主題是能源效率,因此不少廠商紛紛推出節能環保的新産品。而歐洲車廠與電力供應商則針對電動車的充電插頭制訂新規格,讓電動車於歐洲任何角落都可充電,可望替汽車和能源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根據瞭解這種適用於全歐洲的電動車專用充電插頭規格爲三孔式,功率400瓦,最高輸出電流63安培,在快速充電機制下僅需數分鐘就可上路。而德國能源集團RWE新事業領域部門主管Carolin Reichert表示,唯有制訂全歐通用的插頭規格,電動車才有可能量産,無論在義大利、丹麥、德國、法國甚至葡萄牙,都一樣能夠充電,而不會發生插頭不合無法充電的窘況。

仍有許多專家卻認為,縱使電動車為一大趨勢,但因製造成本過高,電池續航力不長等問題,未來20年內還是難以取代傳統引擎。像BOSCH集團部門主管Bernd Bohr就說,充一次可跑200公里的汽車用電池,目前售價是8000歐元(約合新台幣35.2萬元),在電池效率提升到目前的三倍之前,電動車想取代傳統燃油引擎仍是幻想。就電力供應商來說,電動車也是一大挑戰。德國能源集團E.ON總裁Klaus-Dieter Maubach指出,電力設備必須穩定,才能在白天和夜晚讓數以千萬的車同時充電,因此電動車普及將可能改變整個供電系統。

所以歐洲各國政府目前正全力推廣電動車,其中最積極的是英國,短期内買電動車就可獲得政府補助,日本NISSAN與英國JAGUAR也合作研發在2010年就可量産的電動車。德國政府也出資5億歐元(約新台幣220億元)推廣電動車計畫,其中包括充電站和電力供應系統開發,如VW的電池由SANYO供應,根據德國政府估計,到了2020年將有100萬輛電動車在路上行駛。然而遠在亞洲的日本,MITSUBISHI的iMiEV即將在今年七月正式量產販售,同時也計畫外銷到世界各國,但先決條件是插頭能否符合歐洲規格,倘若供應商能開發萬用接頭,那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不過要消費者習慣駕乘無聲無息沒有引擎排氣管聲浪的交通工具,恐怕短期內沒有人可以接受,畢竟澎湃咆哮聲浪才算開車啊!


 
 
04/22/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