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本田罷工此起彼落,中國政府禁止報導!
AUTONET記者:盧佛青(06/14/2010星期一)
本田中國分公司營運總部。
由五月份開始,在媒體報導篇幅與富士康連續12跳自殺事件相當的HIONDA中國工人罷工事件,儘管截至目前為止因為資方同意提升加薪幅度,風波似乎是暫時停止,但一波接連一波的外資企業的勞資糾紛與待遇獎懲等組織制度上的矛盾,似乎才剛剛開始要影響HONDA中外合資體系與其零組件供應商,甚至也將影響到當地汽車產業與其他的製造業領域!

廣州本田廠內的一部份生產線,圖片引用自:chinadigitaltimes.net/china-news/top-article/。
在富士康加上廣州本田整車廠連同旗下零組件工廠接連發生的罷工事件,突顯出在中國整體經濟強大的發展與成長力道下,外資企業對於勞資關係的經營與人力架構已經出現結構性的失衡,而基於生計理由而聲張的罷工行動,若僅以勞方強加壓力的角度看來,也未免過於將中國當今社會衝突與矛盾的根源與複雜的問題過於簡單化。

過於簡單化的思維,將導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情況,非但無法治標,還將陷入之後問題叢生的困境,這與HONDA日本全球執行長伊東孝紳,在今年四月下旬舉行的2010北京國際車展的開展記者會上所稱,今年度HONDA在中國的產能與相關供應體系的產銷將進一步成長,並且達到全面進軍中國市場的最高點,此話對照目前HONDA在中國面臨的工潮與各項問題,顯然十分諷刺。

而中共官方在察覺因為富士康與廣州本田等發生自殺與工潮事件,已經對於當地許多企業的勞資問題,形成「示範」效應,擔心衍生後患將導致整體社會問題,已經下令各級單位嚴加監管相當新聞與報導,顯然同當初在大幅報導扁家弊案、家族成員紛紛被起訴後,隨即在短時間內命令各媒體「噤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背後所隱含的矛盾,不言可喻。

此外,就如同富士康被稱為血汗工廠,但實際上其原有所提供之待遇與各項福利,已經優於當地許多中資或甚至其他外資企業,為何為讓事件不斷擴大,也自然有其背後更為複雜多變的因素,而HONDA身為當地日系品牌中具備最高投資效益者,而旗下的二大合資體系廣州本田與東風本田,其產銷成長幅度與整體效益也屢創新高,但為何罷工事件會連續地出現在其體系,而非當地其他中日合資或或外資企業整車或零組件供應體系?

這顯然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無論是工人連續性的自殺事件,以及曾出不窮的罷工事件,都可能突顯出一個問題,就是外資企業在大量投入資金與資源,建立大規模產銷體系的同時,並未對中國的社會發展狀況深入瞭解,而當年當地政府所祭出各種前所未有的「讓利」與各種優惠措施,在締造亮麗的各種經濟統計數據與給予廠商的高獲利的背後,所付出的社會成本與代價,其實並未被外資企業所重視,顯然HONDA必須對於在全球其他市場一向十分強調融合品牌精神為出發點的CSR體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其中對於職工與當地社會關懷等環節,似乎還有在檢討的必要。

而中共官方與當地地方各級政府,金年初以來已經至少有七個省市,陸續提升行政區內的最低工資標準,中國國務院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也在制定「工資條例」,而中國政府實施國民收入倍增計畫也即將排入實施期程,或許這也將讓中國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

HONDA今年度制訂中國整車產銷目標63萬輛中,原本中廣汽本田為38.6萬輛,東風本田為24萬輛,但光是這一波罷工事件,整體來說已經對於HONDA在中國業務市場的整體損失達到30億人民幣以上。


 
 
06/14/2010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