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潤滑劑-淺談機油(中)
AUTONET記者:蔡致堅(08/18/2005星期四)
傳統上,機油的使用黏度是依照各地氣溫來推薦使用,例如台灣大部分車主使用15W-40(礦物油)、10W-40(半合成),或5W-50(合成)機油,而黏度較高者如5W-50或10W-60阻力較大、耗能較多,因此不能提供節能要求,只有低黏度的機油才可提供節能效果,如SAE 5W-30或10W-30等。

正確的說法是,黏度SAE 30以下才可以提供省油特性,但黏度這麼稀,能保護引擎嗎?這就好比從前車主認為,車輛在冷車啟動時須先暖車再上路,對引擎的保護比較好,但目前而言,幾乎所有的汽車大廠都建議車主以慢行代替暖車,當然這也是由於引擎科技的提升所帶來的轉變。

對機油潤滑科技而言,不再只從傳統上的黏度厚薄來認定對引擎的保護程度,也就是說,黏度稀的機油也可以利用不同的合成基礎油與特殊添加劑配方,達到對引擎的超強保護。對於節能型機油而言,也不再只能從傳統的黏度大小來認定油膜對引擎的保護有多少。

雖然影響節油效果的因素很多,但機油的選購並不會很難,除了選擇具品牌知名度或原廠機油外,只要多多認識機油標識,就能選擇適合的機油。



 
 
08/18/2005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