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分公司去年底撤出,台灣電動車發展蒙上陰影
AUTONET記者:Gilbert(10/29/2010星期五)
2008年TESLA在台灣廠商的高度配合下,已經成功邁向市場。
就在傳出台灣已有新團隊取得TESLA代理權的消息之後,其實關於TESLA在台灣還有一段較不為人知的秘辛。

TESLA所使用包括馬達與電能管理的軟硬體製造與技術,台灣廠商都有著極高的貢獻。
事實上,TESLA從2003年在台灣便設立有分公司,並且不斷派遣工程師與台灣的供應廠商一同參與設計研發,甚至開發出最關鍵的電動馬達和電力控制模組。TESLA甚至一度計畫,在未來還要繼續生產四人座的房車(Model S)與SUV等不同車型,而這些新車的關鍵零組件也都會在台灣生產,一度甚至被媒體捧為「默默前行的台灣之光」。

只是TESLA為了要爭取到美國政府的4.6億美元(約新台幣141.2億元)的補助,就得提高其在美國本身的自製率,因此TESLA只好關閉在台灣的生產基地,把相關的生產線遷移至加州,所以在2009年底TESLA台灣分公司正式關閉,在台灣所建立的電動車產業鏈也陷入逐漸邊緣化的現象。因為儘管TESLA仍會向台灣的供應商繼續下單,但是關鍵技術移回美國後,未來的台灣業者要繼續參與TESLA的新車開發,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所以在2010年6月29日,TESLA在美國那斯達克風光掛牌上市,這也是54年來美國再有第一檔新掛牌的汽車類股,上市第一天股價就上漲41%。不過,TESLA在遷回美國後已經開始取消部分向台灣採購的訂單,因此眼見TESLA股票大賺,台灣的相關產業卻沒有因此受惠,反而有種僅是為人抬轎的委屈。

TESLA撤台的動作對台灣的相關產業來說,表面上看似影響不大,因為無論是工業局或是裕隆汽車等團體等工/民營團體也都逐漸培養了電動車技術的相關基礎,然而少了TESLA所提供的整合設計與相關的關鍵技術,台灣的電動車產業又回歸到必須重新摸索、單打獨鬥的情況,相較於TESLA早在2008年便已經量產上市的情況,台灣的自製電動車目前卻還是裹足不前,無法實際推向市場。

由於TESLA的車體委由LOTUS所製造,因此右駕車款的供應反而要為方便快速,這也是為何亞洲地區是由日本、香港、新加坡與澳洲先行販售的主因。
TESLA的股價在6月底掛牌後先快速下跌然後再迅速向上攀升,之後就維持相當穩定的局面。

 
 
10/29/2010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