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塞車=新全民運動?
AUTONET記者:盧佛青(06/02/2009星期二)
人類由出現可以替代雙腳行走的各式各樣交通工具以來,就有交通問題,別以為只有現在在上下班時間看到都會區擁擠的汽車與機車,才叫塞車,就看一百多年以前,英帝國在倫敦開闢全球第一條地下鐵路的目的,除了要解決都會通勤所造成的交通問題之外,也是因為要解決在都會地區馬車大量出現所造成的塞車。

或許你無法理解,但想一想我們說的塞車都是塞在「馬路」上,馬路當然就自源自於馬所走的路,在引發工業革命的蒸氣機與蒸汽引擎讓後來終於發明出可以代替獸力的火車(本文主要以陸地交通運輸為主),但其實在工業化時代來臨,都會區與以工廠、辦公室為主的社會出現之後,塞車迄今都是每天困擾人類的一個大問題。

儘管我們有了飛機、輪船等等非陸地運輸的交通工具,甚至發明了高鐵等等高效率的中長途運輸工具,但都會區的塞車始終沒解決,而且大家自以為多開馬路、加寬路幅、甚至德國在希特勒主政時期發明人類史上的第一個高速公路網,乃至於現在我們可以在都會區見到更綿密、層級也更為複雜的各類高速與快速道路,還有為了紓解市郊區車潮所開闢的各種隧道與橋樑、高架道路等等,其實交通流量並沒有真的降低過,而且有時候我們還會視「塞車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就某個程度上來說,塞車也代表著經濟活動的熱絡與發展。

但其實無論是二次大戰後美國公路網建立後搭配汽車時代全面發展興起的史上最大單一區域車潮,還是像是印度新德里等大城因為人口擁擠而導致各種交通需求全面高漲所帶來的擁擠,好像所有的都會規劃與交通運輸專家,始終都沒有給我們一個答案,但給我們更多的是愈來愈複雜難懂的指標與號誌,還有動不動就可能接獲天上掉下來的交通罰單。

依據美國當地關於交通運輸所進行的長期統計與觀察顯示,在二次大戰後美國躍升為超級強國,並且將極端資本主義發揮到極限,也等於全面鼓勵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不斷複製,擴展了原有都會區的規模,因為大家都想過好日子、開車上班還要有房住,所以郊區的不斷向外擴大,然後家庭不會只有一輛車,因為夫妻結婚建立家庭生小孩後,戶長或許要一個人開車上下班,小孩生出來年紀稍長後又開始出現托嬰、上學、課輔等等需求,所以媽媽也要開車,而且當地的家庭主婦開車的交通需求,其實就是增加當地交通流量的最主要成因,因為媽媽要接小孩上下學、購物或許還要加上上下班等等,所增加出來的交通流量就已經相當驚人,晚近女權高漲後女性駕駛人數量的提升也是主因。

當然女權主義者會覺得這樣的說法不公平,而且或許我也會被貼上男性沙豬主義的標籤,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全球政經資源仍以男性家父長制度為主的背景,才是促使因為女性駕駛人必須負擔生活雜務來增加行駛里程的因素。

所以我又把問題推回男性手上了。

談到塞車與性別的問題,許多男性會怪罪女性開車如何如何,這其實植基於一個觀念:塞車的成因不是因為車在馬路上的數量,而是因為馬路上女性駕駛人的比例升高所致,但其實各位男性朋友如果可以丟掉過去的價值觀與包袱,或許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但其實身在台灣或身在台北,或在任何一個大眾運輸系統持續發展的地區的人們來說,都應該要覺得更幸福,因為在我們擠捷運、擠公車的同時,你不但是降低交通阻塞的小尖兵,更是降低環境污染的功臣。

如果建設可以解決問題的話,那塞車的問題應該早就已經解決,所以交通建設的規劃背後,除了出於政策上對外宣導的官話之外,是否隱含著一種經濟發展的共犯性結構,或許比我經歷多見識廣的人們可以發掘出更多的解答….


 
 
06/02/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