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安全氣囊應不應該逢撞就爆?
AUTONET記者:Eddie(08/19/2008星期二)
最近一件有關汽車安全的新聞,主要來自某款頂級品牌的豪華房車,在某前政府官員的女性友人駕駛之下,發生失控衝撞路樹的情況,車輛出車禍並不是新鮮事,新聞的焦點在駕駛人對這輛頂級房車在撞擊之後,安全氣囊竟然沒有一顆啟動感到十分氣憤。

再來個接近的話題,同事上週試車,某牌歐洲Wagon車款配備九顆氣囊,雖然同事們都知道這是為了提高安全的配備,可是屈指一算一顆氣囊算三萬好了,九顆氣囊全部買單就要21萬元,由錙銖必較的消費者角度來說,經濟性還是比安全要優先,這也是國產車廠可以把安全氣囊、ABS這些配備當成選配規格來販售,國外早就定為標準配備,台灣受到消費習性的影響,所以價高者獲得更高的安全保護,就成了台灣汽車安全與車價的相互關係。

安全配備成熟的歐美市場與台灣自製的國產車來比,設計的邏輯與觀點也會不同,如果今天是日系車,相信這樣的撞擊一定就開氣囊了,但是歐洲車會考量不同的撞擊模式,來減輕車主的維修負擔與安全防護開啟的合理性。所以即使這麼多顆氣囊,各自還是有各自的偵測與作用設定,以免單一角度撞擊全車氣囊全開,不僅不合理也會害車主荷包失血,甚至保險公司頻頻理賠,也會遭保險公司抗議。

根據新聞上的當事人發言表示,沒有觸發的安全氣囊造成他受傷,可是提供車主安全比重最高的汽車安全帶未繫上,才有可能是車主與乘客臉部受傷的主要原因,推估應該與氣囊無關,更何況,如果沒有繫安全帶,在氣囊爆發的瞬間,臉部與氣囊大力撞擊,更會造成臉部傷害甚至骨折,所以根據氣囊的原先設計,這種以樹幹高角度壓迫引擎蓋與水箱的低速撞擊方式,未對保險桿造成破裂性傷害,因此前雙座氣囊與氣簾都沒有開啟,原廠也出示接受歐洲撞擊測試的側面撞擊影像,顯示單純側面撞擊的話,前方氣囊並不會開啟,所以這次低速度低角度的車頭撞擊,雙前氣囊未開是表示有可能車輛本身電腦系統的判定是不需要開啟氣囊的程度,並非不開或是故障。

隨後幾天,筆者上網也看到內地的新聞,一輛同型車款的內地車主,也是遇到完全一樣的情況,也是僅壓迫到水箱罩與引擎蓋,也是氣囊沒開,然後這位老兄拿自己的車到處抗議,還拉布條說以後只買國產車。網友紛紛留言,如果是開國產車,老兄連拿布條抗議的機會都沒有!

結論是,智慧型的安全氣囊系統,除了可以節省荷包之外,也能兼顧安全,氣囊未必要逢撞必開,但是安全帶卻是每上車必繫,即使短短路程,安全帶的功用與效應遠超過你我想像。

筆者提個個人經驗,以一個普通背包放在後座,時速20公里左右緊急煞車,背包就會向前掉落,如果以一個沒有支撐的人來當背包,也會類似背包一樣向前撲倒,力量之大絕對超過你我想像,筆者是座椅調整未固定好,低速急煞竟然整個座椅都往前移動,有點驚人,所以安全帶真的是所有安全配備的根本。氣囊雖好,但是都是輔助的設備。


 
 
08/19/2008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