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能源政策
AUTONET記者:盧佛青(10/20/2009星期二)
日前新聞報導,政府決定開徵能源稅,依照計算在開徵後的數年內,每公升燃油約徵收新台幣12元的能源稅,還是老話一句,不怕使用者付費,也不會有人反對環保訴求,重點是我們要看見周延的配套措施。


先前有幸前往歐洲差旅,對於歐洲高物價的環境相當不習慣,而且也有著慨嘆國力大傷之感,不過若以稅賦的公平性來說,歐洲幾乎清一色是高稅制走向,當然對於近年來追求的環保節能或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等等,更開徵名目不少的能源相關稅率,有些是搭配交通管理政策所進行,並且搭配獎勵替代能源或環保節能車輛的消費行為並行,而另外一方面國家對於整體的能源政策,對外除了遵守已經簽訂的京都協議書外,皆下來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回合氣候會談,也將成為下一階段國際社會針對氣候變遷與節能減碳議題的又一次的具體行動。


且不論到底成效會如何,我們缺乏能源政策的結果,在自然環境就已經不斷地在付出代價,但目前我們繼缺乏能源政策,更缺乏與國際社會主流議題接軌的能力,非不能也,不為也。

我們或許會抱怨,為什麼歐洲物價高,油價高,社會成本也高,但別忘了人家稅基公平,高稅賦的同時,也將資源挹注在提升公平、正義與集中關注氣候與環境議題上,我們沒有,非不能也,不為也。


或許有人要怪罪政治氣氛或是體制,其實民主同樣在玩,但經過金融海嘯與氣候變遷等等關乎全人類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許多國家或地區,已經將所謂施政先後順序進行調整,或許人類共同福祉有一天會高於國家利益,而區域合作會高於保護主義,因為氣候變遷與能源議題將可能帶來下一波全球地緣政治與危機的不定時引爆點,而我們作為地球村的一員,除了希望提升經濟發展外,到底還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卻不見主流媒體或是多數人在國會殿堂上去關注。


當然身為汽車媒體的從業人員,我們從來就關注替代能源議題,不過在大環境或政府並未將這部分視為是最優先順序的情況下,往往就成為被忽視的議題,而當其他國家已經出現元首與內閣成員在水下6m處開會,希望可以喚起全球對於氣候環境問題的重視之際,我們沒有能源政策,就等於我們沒有環境政策,也等於沒有國土政策,那徒有台灣本土意識或是拼經濟的傻勁又如何?

享受權利的同時也要盡義務,而我們理所當然地使用資源,若不再想想辦法的話,大地之母會持續加倍要求我們歸還….




 
 
10/20/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