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搖籃與墳墓…
AUTONET記者:盧佛青(06/10/2008星期二)
最近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從以前問候吃飽了沒,到談論天氣,已經逐漸轉變至能源售價高漲作為最佳的見面開場白,但有趣的是,在台灣我們因為媒體政治與綜藝化的思維,卻常常影響到我們實際上做為地球村一份子所應該具備的原初思維。

太多二手資訊充斥,讓我們失去分辨能力,資訊爆炸時代結合通訊科技的進步,讓過去曾經因為獲取少數消息的我們,已經失去真正作為一個人的思辯能力,在啟蒙時代與工業革命之前,其實思辯是支撐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能力,不僅在各大文化培養菁英是如此,連社會上的各階級多數也認同這樣的發展模式。

由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人類經歷且創造的驚人的改變,無論在銀河系中這樣改變的幅度是否算是快速,但是相對於地球做為我們賴以維生的大環境,卻已經出現超過環境負載的狀況,電影「明天過後」或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不能面對的真相」都成為多數人認同的最佳範本之一,但是將這些對於環境的關心,對照於作為個體置於不同的平台與基準的立場看來,卻時時顯得意見紛歧,抑或因為影響當前利益或生計,改善環境的理想,似乎還有分有錢沒錢,或甚至有勢力沒勢力。

這無關政治,我也不想分化任何群體與個體,最近拜讀一本2007年在台發行的翻譯著作,由Mcdonough, William與Braungart, Michael二人撰寫的《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驗的設計提案》,這本書所提到的一個關鍵概念,除了我們生養所賴的大自然,在本書中以「搖籃」來譬喻外,人類在工業革命後因為大量生產與各項科技技術的演進,工業產品由設計之初就缺乏對於產品末端回收再利用與拆解的考量,促使工業污染的問題,到今年頂多只能用「減廢」作為降低負面影響程度的消極因應,但其實作者提出了另外一種封閉體系的概念,工業產品在設計初期,設計者就要考量到所有原料來源未來在產品失效或被丟棄之後的去向,不僅只是我們目前熟知的回收(說穿了作者認為我們現在的回收只是Downsize Recycling),但由原料層次進行真正全面的資源回收再利用,其實幾乎是不可為的。

工業化大量生產講究效率與成本控制模式,基本上等於與大自然講究的生物多樣性背道而馳,作者認為工業產品應該由源頭就開始考量所有原料的完整生命週期迴歸,而不是僅以拆解取用部分尚可資利用者創造邊際價值而已,剩下我們認為無用的部分只能丟棄,除了浪費資源外更對大自然增加環境負載。

當然在本書中,作者也提出已經有部分業者,開始推行這項「從搖籃到搖籃」的計畫,當然很多人會疑惑或認為,講究環保似乎是增加企業運作成本的負擔,但事實上這項提案的概念,在於回溯產品設計的源頭,將所有零部件與原料的履歷搞清楚,才能後打理產品的「身後事」,進而達成建立降低環境污染又可以永續繁榮的產業。



 
 
06/10/2008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