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能戒掉石油,我們為什麼不能?(三)
AUTONET記者:Diane Wu(05/16/2006星期二)
風水輪流轉
早年農業社會看天吃飯,雖然辛苦但還夠養家餬口。隨著工商業的崛起,世界自由貿易開放,農業逐漸沒落,不論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農夫這個行業慢慢變得陌生且遙遠。

從植物中提煉酒精燃料,極有可能會讓這缺乏新血的行業,起死回生,重新注入一股生氣。早年巴西面臨甘蔗囤積的問題,也因為開發了從甘蔗中提煉酒精的技術,一股作氣解決了兩個問題,甘蔗與石油,農業與燃料。不但拯救了即將沒落的行業,也將巴西推向與「先進文明」畫上等號的國際環保舞台。

對一般農夫來說,隨著現今物價水漲船高,父親若有心想說服兒子與他一起經營農場,還得先考慮清楚農場收入是否夠支撐兩個家庭。代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農業在社會的壓擠下已快要沒有立足之地。尤其是玉米,價格低廉,即使在豐收的季節,也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於是美國的玉米農人,開始找尋其他的生存之道。他們賭上畢生的積蓄,集結投資興建工廠。這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家工廠,而是擁有先進技術的酒精燃料提煉廠,可想而知,提煉原料就是隨手可得的「玉米」。

事實上,在台灣的朋友可能會以為這個技術頗為前衛。說出來你可能會不相信,這個工廠大約在一年前正式運作,一年不到便已達到最大的生產限度,也就是說市場對酒精燃料的需求,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高出許多。

農業不但因此翻身,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對社會貢獻良多的產業,更使當地玉米的價格提高。當年沒有投資酒精燃料廠的人,現在可是哀怨的不得了。與人稱「black gold」的德州的油田相比,位在愛荷華州的玉米田,揮別蕭條的年代,現在是一片生機盎然,稱之為「green gold」也不為過。
(待續)



 
 
05/16/2006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