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汽車照明史 從蠟燭”開駛”?!
AUTONET記者:ASF(06/12/2003星期四)
打開人類汽車照明發展史,作為人類代步工具的第一個車燈竟是從”點蠟燭”開始?!這絕對是大部份人所意想不到的吧!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歷經整整一個世紀的不斷研發創新,從點蠟燭到到當今汽車照明市場最當紅的—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簡稱氣體放電式頭燈),以及尚處研發階段的先進可調整式頭燈系統(AFS)與光纖照明等更先進的未來汽車照明,鮮活地見證了人類汽車照明史的快速更迭與進步。

臺灣飛利浦汽車照明事業部表示,20世紀初,汽車充其量不過只是一部不是靠馬匹拉動的引擎馬車罷了!因為行車速度相當緩慢,所以當時人們就在車頭燈部位放置點燃的蠟燭即可;當時對於汽車照明的想法是從行人安全的角度出發,只要汽車在路上行進時,能夠被行人看見而且可以閃避,就達到汽車照明的目的了。至此,蠟燭要算是汽車照明史的濫觴了。

但是隨著人類汽車工藝技術不斷研發改良,車速也越來越快的同時,汽車照明的目的就必須同時兼顧駕駛者的安全,所以原先使用點燃蠟燭的方式也就快速被淘汰了。於是在1920年至1960之間,汽車頭燈開始使用白熾燈泡(即一般的鎢絲燈泡),但缺點為壽命短、會造成來車眩光且無法進行配光,此時的頭燈離現代汽車照明概念當然尚有一大段的距離。

1960年代,汽車頭燈出現了第一顆鹵素燈泡(仍屬鎢絲發光原理,只是燈管內多加了鹵元素,緩和鎢絲氧化速度),通稱H1。H1不但比當時白熾燈泡壽命來得長,而且可提供更高的亮度,且配光容易,現今有些知名大廠(例如M-BENZ和JAGUAR)在歷經40年後的今天,仍然持續使用不斷改良的H1燈泡。

汽車頭燈發展至此,已經兼顧安全和舒適的需求;但是為因應車廠的需求,在1970年出現了雙鎢絲燈泡(即遠近燈在同一燈泡上),通稱H4,但這時候的車頭燈發展依然以歐洲為重。到了1980年時,美規燈泡首次躍上車頭燈的舞台並且綻放光芒,至此,美國車廠才有了符合美規車的燈泡出現,全球汽車照明市場也正式發展成歐規和美規兩大系統。

直至1990年開始,氣體放電式頭燈(HID)的出現,宣示了汽車照明工藝研發智慧有了重大的革命性突破!臺灣飛利浦汽車照明事業部指出,HID一開始是被研發出來作為運動球場的夜間照明之用,由於光如白晝般清晰,這項照明原理技術很快地被引用在汽車照明頭燈的改良上,並由向來居照明領導地位的飛利浦率先研發成功,飛利浦汽車照明事業部發明的HID是藉由在石英玻璃球狀內管填充高壓氙氣,利用瞬間高達23000伏特的電壓,激發氙氣引起放電產生電弧光的方式來發光。

由於HID徹底顛覆了傳統的鹵素車燈照明,並紛紛為汽車界所看好,1995年,飛利浦更率先和賓士車廠合作,生產了第一台原廠配備HID的M-BENZ E-Calss車種。至此,強調「夜間如白晝般照明」,比傳統鹵素燈泡多了3倍的亮度的HID正式進入市場量化並逐漸引領汽車照明市場主流。

汽車頭燈的演進史在90年代也開始起了些變化,從那時候起,造型和功能成為汽車頭燈的另一項話題,此外,為了配合多變的頭燈造型設計,此時期汽車照明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也朝直線攀升。也是因應車頭需要有更多變化的這股需求,H7燈泡便應運而生,而這也是相隔H1燈泡30年後的第二顆單鎢絲燈泡。

單鎢絲燈泡提供了車頭設計更多的改款空間,目前國內車廠所對外宣稱的小改款,大多也是以修改頭燈的造型為重,這與國內車主選購新車時偏好頭燈造型的比例偏高有關。

車燈發展史至此算是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但是對HID這項劃時代、革命性的車頭燈而言,目前還只是在起步的階段,可以預見的是,照距長、亮度高、壽命更長的HID肯定將是接下來車壇的照明主流。盱衡未來,飛利浦汽車照明事業部透露,未來汽車照明將結合光纖照明和先進可調整式頭燈系統(AFS)的概念,繼續替人類汽車照明史繼續發揚”光”大。



 
 
06/12/2003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