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Taipei AMPA:工研院展科技結晶!LEV節能電動個人車研發成功
AUTONET記者:葉毓中(04/11/2008星期五)
由工研院所研發的LEV,展現國人關於智慧型個人車移動平台的研發技術。
目前正熱烈舉行的2008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中,由經濟部主導、結合四大集團: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MSL/ITRI、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與中山科學研究所CSIST所共同成立的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所展出的主題展館中,共有安全、潔能、底盤與成功案例四大專區,尤其在潔能專區中,4月10日展覽當天,更正式的對外發表了由國人自行研發製造的智慧型個人車移動平台技術—Light Electric Vehicle(LEV)節能電動個人車。

LEV具備可原地360度迴轉的「菱形四輪底盤系統」,迴轉半徑僅達1.2公尺,再搭配「自傾抗翻系統」,提供彎道行使之車身傾斜作用。
隨著人口老化、都市化程度日趨嚴重,世界各國無不加緊發展智慧型車輛與智慧型機器人,以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而工研院於台灣車輛研發聯盟主題館所發表的都會個人移動概念車,整合了車、電池與資訊技術,LEV能源消耗僅為傳統汽車的1/3,並提出最新「智慧個人行動」車輛概念與服務模式,不但將引領未來都會運輸新風潮,並為汽車產業注入新商機。

工研院院長李鍾熙表示,LEV所代表的是工研院研發都會節能電動車的一種概念。當全球科技發展一致朝向環保、高人性等特性時,工研院前瞻研發方向也將不段探討如何藉由技術創新促成未來生活型態的改變。此次提出「智慧個人行動」的構想,就是從建構未來社會個人行動新模式,以及節能都會系統的新思維開始,逐步展開個人行動服務與商業模式,再藉由車輛、能源與資通訊技術整合與創新,所發展出來符合環保、節能、安全、舒適需求的智慧型車輛新概念,LEV同時結合工研院車輛、電池以及資通訊等多項跨技術領域,將節能電動車與都會大眾運輸系統串連形成新時代行動體系,將帶給人們更便利、環保的生活。

LEV的主要結構由數項創新車輛技術所組成。其中最特別的為此高機動個人移動平台,因為具有可原地360度迴轉的「菱形四輪底盤系統」,迴轉半徑僅達1.2公尺,再搭配「自傾抗翻系統」,提供彎道行使之車身傾斜作用,因此應用此技術所開發的個人車體,可在擁擠都會安全行動自如,不但節省停車空間,也解決狹小空間型車與停車的困擾。LEV同時將採用以電力為主要動力來源因此在運轉時不會產生污染排放,於都會區行駛能源消耗量為傳統汽車的1/3,再搭配輕輛車體與先進控制系統,將可真正實現未來環保、節能的都會行動新風潮。

工研院機械所吳東權所長表示,在智慧型車輛發展的國際趨勢上,目前集中在動力傳動、底盤、安全、保全、車載資通訊等領域。台灣廠商在車載資通訊、保全何安全這三大領域已經具有相當的技術與量產能量。為了加速推動國內車輛產業創新,機械所歷年來已成功開發多項整合技術,像是可以辨識車道線並自動發出警示的「車道偏移警示系統」、油電混合動力系統等,LEV更是現階段車輛技術創新具體成果展現之一。目前這些技術已引發台灣車輛、零組件產業的熱切回響與後續擴展應用的新契機,相信實現技術研發所追求的「引領新生活、產業高質化」願景,將指日可待!

負責研發此向車輛技術的工研院機械所組長王漢英表示,除上述特點外,LEV概念也具備先進的智慧化車用電子設備,包含抬頭顯示器、LED頭尾燈、無線通訊與導航、影像後視鏡、行車偏移警示系統等。其中影像系統能提供車側盲點監控,便於駕駛人行駛隨時掌握環境最新狀況,避免不當碰撞。另外未來將繼續發展直接裝置於輪胎之整合式電動馬達與高效能電池系統,也將大幅簡化車體的結構複雜度,便於更多樣與差異化車型的設計。此次工研院還與大可意念共同為LEV設計前衛、酷炫的外型,未來感十足。

LEV具備的「菱形四輪底盤系統」中,下方為三只驅動輪與一輔助輪,驅動輪採用輪內馬達驅動,搭配鋰電池蓄電,透過一般家用110V充電系統可於四小時充滿所需電力,並可達100公里的行駛距離,最高行駛速度則為65km/h。目前快速充電系統也正在研發中,期望能達到15分鐘可達八成蓄電力的目標。

目前LEV深受國內外業界矚目,將於4/14-16籌組都會輕型電動車產業聯盟,以創新的服務模式來滿足都會個人移動的需求。該產業聯盟將結合整車廠、系統廠、服務端業者與公部門等單位,希望能快速切入台灣與國際相關都會,藉此機會展現國人令人驕傲的創新車輛研發成果。

驅動輪採輪內馬達驅動結構。
最後車輪為輔助作用。
LEV為雙人座設計,並具備敞篷與硬頂兩車型。
上圖左為煞車踏板、右為加速踏板,下方則為方向盤與儀表。

 
 
04/11/2008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