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夠了,小改款M-BENZ E200K試駕(上)
AUTONET記者:蔡致堅(10/31/2006星期二)
過去德國車針對小改款的定義,通常不若日本車來得明顯,且多著墨在機械結構上,內裝與外觀的變化性不大;然而這幾年受到市場刺激與文化交流,倒也變得向日本企業看齊,但比重上仍以「看不到」的地方居多。

2006年紐約車展中,M-BENZ針對E-Class進行小改款,台灣總代理也在同年九月引進,乍看之下並沒有太多改變,水箱護罩下緣改為V型設計,整個保險桿總成也修飾得更為年輕個性化,頭燈組也有更為明顯的區隔,車尾也增加鍍鉻飾條,整體而言可看出原廠有意讓E-Class跳脫老氣的巢臼。當然動力上亦有所調校,尤其在入門的E200K動力心臟方面,經調校後功率有著明顯進步。

身材達4856×1822×1483mm的E200K,看起來不算小,其2854mm的軸距,更能提供五名乘員非常寬敞舒適的空間,正因為如此,我可是懷疑配置1.8升機械增壓的E200K跑起來是否會氣喘如牛?而且配置245/40R18的輪胎和18吋輪圈,可是會增加負擔。E200K依然搭載一具1796cc直四機械增壓引擎,輸出功率較過去提升12.5﹪,也就是184hp/5500rpm、25.5kgm/3500-4000rpm,配上密齒比五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光看馬力數據就比過去的引擎來得強,當然實際駕駛則覺得充裕有加,根本無須買到E240、E320的級距。

啟動引擎,縱使車身重量不輕,超過1500公斤,但拜線傳電子技術所賜,油門踏板相當輕盈,而扭力在3500轉就開始釋放,在市區最為受用,因為以台北都會區的交通狀況來說,低轉速扭力方能吻合用車人需求。隔音、品質都一等一的M-BENZ,在E200K上也同樣感受得到,懸吊系統在坑洞密度大的台北市,就發揮非常大的功效,沒有日本車刻意營造的「死硬」,又比BMW來得舒服,開著E200K在市區逛,可稱得上一大享受。

上高速公路後,當然就要試試這具1.8升機械增壓引擎的能耐,功率傳達直接、有些許貼背感,雖然不若E320來得猛爆,卻也較E240更強,當然也沒有E320 CDI所傳來的特殊柴油聲浪,尤其當再加速之際,動力隨傳隨到,一點也讓我忘了E200K可是龐然大物。





 
 
10/31/2006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