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能戒掉石油,我們為什麼不能?(ㄧ)
AUTONET記者:Diane Wu(05/12/2006星期五)
巴西除了腳下工夫厲害,足球名聲享譽國際體壇之外,環保精神也是全球美談之一。美國累積幾十年的「縱慾」結果,引發國內空前的石油危機,現在想要踩煞車阻止全國受制中東油田,似乎有亡羊補牢之嫌。

多年來美國視南美諸國為附屬小國,不足為懼,也無以為敬,但時間是最誠實的記錄者,15年前巴西無視能源分析家的反對,致力研究從甘蔗裡提煉酒精的技術。當時他們認為全球油價在日後必會飆漲,但甘蔗的價錢卻會下跌,事實也證明,巴西擇善固執的結果,致使石油進口形同虛設,令人觀者禁不住鼓掌叫好。

巴西的遠見
多年前巴西曾面臨了兩個窘境:一是國內甘蔗產量過剩,二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油價飆漲」問題。當時有人提議何不嘗試從甘蔗裡提煉酒精,製造替代燃料,不但能消耗大量的甘蔗囤積,更能夠打擊進口油價昂貴的問題,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當年國內外意見分歧,但如今持反對意見的人都要噤聲了!放眼現今巴西各大城市,以擁有1,800萬人口的Sao Paulo為例,酒精燃料在當地每個加油站都可以取得,巴西人稱之為「Alcool」。它不但便宜,環保效應更是良好,巴西不只幾乎停止進口石油,相對的污染問題也大幅減低。

尤其是四年前巴西推出「彈性燃料車」(flex-fuel cars),更助長了酒精燃料的使用率。就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所謂「彈性燃料車」就是在加油時,讓車主有多種不同的選擇。你可以選石油或是酒精,甚至兩種燃料混合。但只要稍稍計算一下價格,不難猜出民眾會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巴西「酒精實驗」的成功,全球有目共睹,位處美洲的美國更是如同置身貴賓席,有著絕佳的視野和第一手資訊。於是美國境內的農夫、車廠、甚至華爾街精打細算的投資人,都禁不住要問:「巴西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待續)


 
 
05/12/2006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