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車道分流,該以速度,還是車輪數?
AUTONET記者:葉毓中(10/06/2009星期二)
中秋佳節剛過,代表著時序已進入了秋季,再過不到幾個月,便將迎接新年的到來,此時,關於明年的新氣象與新展望,已逐漸浮上檯面,從諸多討論區中可見一斑,其中關於重型機車路權的議題,似乎又悄悄延燒起來。

消息內容相當簡單,也就是關於掛上紅牌重型機車開放高速公路路權、黃牌重型機車開放快速道路路權等,當然,不免俗的在討論區的激烈辯論中,有正面意見,也不乏反面意見,而持反面意見的,主要以「安全」理由為主,表達以目前台灣的高速公路駕駛環境,如果紅牌機車上路,勢必會造成更嚴重的交通堵塞、更多意外事故發生,而黃牌機車的問題同樣如上。

眼見此議題的討論,筆者不禁有感而發,其實問題的根本,依舊出在主政者的思維問題,其實多年來在政府「特殊」的政策運作中,台灣無論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或一般平面道路,車道分流制度,主要乃以「車型」或「車輪」數為主。其實綜觀全球諸多先進國家,皆非以此方式規定,而是以「速度」作分流,這也就如同先前筆者曾於「觀點」中所談論的話題,此所指的速度,乃是指車輛可達到的行駛速度能力,而非車種判定,以當前紅牌機車而論,其所擁有的性能表現,在台灣所容許的限速範圍內,早已勝過路面上大多四輪或多輪車款,要奔馳於高速公路上,絕非難事,難的乃是駕駛者的駕駛觀念,當一輛速度快於你的重型機車於後方逼近時,你是否會自動讓路?而這,也同樣為老生常談,如果駕駛者可自動保有內側為超車道、車速從內至外依車速遞減的觀念,管他紅牌黃牌還是白牌,相信都可相安無事的於道路上快意奔馳。

至於安全問題,諸多網友們認為縱使性能出色的紅牌機車,但依舊為「肉包鐵」的設計,與汽車發生意外事故,吃虧的依舊為兩輪機車,當然,這是以「比較值」的觀點出發,但如果照此邏輯衍伸,那行駛於高速公路上的多輪大卡或連結車,與四輪轎車發生意外事故,吃歸的當然也為四輪轎車,那高速公路不就應為此大型車輛的專屬道路?

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並非先進國家的所有交通法規,台灣就須一昧學習,當然,筆者也認同此點,畢竟法規的實施仍需依照風情民俗的不同加以調整,但從筆者多次於歐日等國家駕駛的經驗,在上述「車速」分流制度中,搭配著高度正確駕駛觀念的駕駛者,於道路上的奔馳經驗絕對是勝於台灣的,或許台灣交通工具的數量高於諸多先進國家,駕駛環境依舊有所不同,但如果進一步分析,會造成此般亂象的,除了交通工具的高密度外,駕駛者的觀念、道路設施的規定等,是否也須負擔一定責任?一昧把問題歸咎於交通工具的高密度,似乎有可能為成為台灣駕駛者持續進步的窒礙。

筆者本身非紅牌或黃牌機車的擁有者,僅是一位每日上下班以白牌機車代步的市井小民,會出此感想,乃是多年來於諸多國家出差的駕駛經驗所累積,正確與否?還需相關政府單位多費思量!


 
 
10/06/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