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功斌之日本賽車場觀後感
AUTONET記者:馬自強(02/01/2001星期四)
在亞洲賽車界能稱老大哥的,除了日本之外不作第二人想。因此在看過馬來西亞雪邦賽車場和大陸珠海賽車場之後,豈能不到日本來取經?日本一億二千多萬人口,有二十座賽車場分佈在全國各地。我們這次選擇了一大一小各具代表性的筑波賽車場和鈴鹿賽車場。筑波賽車場位於東京近郊,如果搭電車前往,因為轉車和等車的關係,要耗費二小時左右。如果不堪久候,口袋子彈又夠,包一輛九人座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六點,包括過路費,台幣七千塊有找,若交通大致順暢,不須八十分鐘就到了。
筑波面積不大,只有三十二甲左右,跑道最大長度也只有二公里又四十五公尺。最近又在旁邊加蓋一座小型賽車場,名叫“跑道一千”(Course 1000),顧名思義,很清楚地說明了它的長度。緊接在旁還有一座橢圓形機車跑道,專供職業機車賭博賽(Auto Race)的車手練習用。賽車場所長本鄉文雄先生,以前曾跑過日本越野賽,已經在筑波工作二十多年。我們一行六人受到本鄉所長親切地招待。他除了要接受我們各種“質詢”之外(別忘了,林忠正董事長也是國會議員),還自己當司機帶我們到處參觀,更趁中場空檔載我們下場跑一圈。筑波賽車場屬財團法人日本全運動中心( Japan All Sports Center)所有。一年有五十二周,但是筑波有五十二場以上的活動,經營的效率可見一般。而本鄉場長二十多年賽車場的資歷,在台灣想必受很多人羨慕。站在資方的角度來看,如何創造一個願景讓員工有意願也有希望地工作,的確是重要的課題。

日本之行能夠參觀賽車製造工廠,實在是難得的經驗。由於遠東正和對方洽談合作的可行性,為免影響商機,這裡暫不透露這家賽車製造廠的大名。賽車的需求不像一般轎車或商用車等那麼大,又因為產品之間的差異,所以無法量產。除了輔助性工具之外,幾乎都靠手工。精密的車身和引擎不用說,就連由強化玻璃纖維(FRP)製成的車殼也要靠人工一層一層塗裝成型。所以,可以想見雖然我們拜訪的已經是日本赫赫有名的賽車製造廠,但是規模並不大。我們的計程車衝過了頭才發現。車廠老闆非常熱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除了詳細說明以外,也給我們許多建議。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大家都務實許多。想玩車又荷包有限的人,FJ、F1600或FD可以逐步實現美夢,真有天份又有銀子,再上F3戰場。

台灣在推展賽車運動更須要腳踏實地,千萬不能一廂情願。要深思什麼車種可以兼顧安全,技術和經濟。如果只滿足某一些人的需求,而普羅大眾仍是玩不起或買不起,路還是不好走也走不遠。從這裡看就知道,參與賽車運動的每一份子其實是一體的。主辦單位規劃周全的賽制,場地兼具安全與性挑戰性,車廠提供適當的車種和完善的後勤維修,車手觀念正確並誠實苦練,於是觀眾願意來,媒體樂於報導甚至轉播,企業也勇於投入。大家各自努力卻也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要形成良性循環,一定有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相信遠東是那源頭活水。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鈴鹿,日本規模最大的賽車場。冬天是賽車的淡季。 鈴鹿正趁機修改東區部份賽道,工程費不多,日幣十億“而已”。參觀當天正好碰上FD(Formula Dream)選手利用西區賽道在進行資格測試。不到十輛車子,分批下場。車雖不多,但是隆隆的引擎聲在山谷間仍然激起劇力萬鈞的迴響。一票年輕人,服裝各自整齊,緊張中帶著興奮,正在追逐和編織他們人生的夢。空檔中,場方人員也帶我們繞了一圈。 那裡要拓寬,那裡較難保養,什麼地方須配置救護車,旗號站該把屋頂加大等等,都很清楚地告訴我們。尤其難得的是,鈴鹿告訴我們爭取F1的經驗就是不能急,至少不能表現出很急,否則將會任對方宰割,簽下很不利的條件。鈴鹿十三年舉辦F1的經驗真是一針見血,有錢也買不到的忠告。如果再呼應我們在一月份車狂雜誌上的聲明與回應,我們要再強調:FIA究竟仍是一個商業團體。它的一些規定或章程,無非是在現實環境和永續經營的雙重考量下的產物。 我們和台灣大部份的車友一樣相信FIA的理念和經驗,但FIA的規範究竟不是政府的法令或是法院的判例,它會有更多的地方遷就現實或遷就商場的情況。要不然鈴鹿怎麼辦了十三年到現在還在改賽道? 而且即使改完之後,也不是就完全符合所謂的FIA規範。部份賽道的坡度或寬度都還是和FIA規範有出入。

所以,規定是有彈性的,條件是可以談的。問題在於你夠不夠強?!以一個一級方程式賽車場來說,鈴鹿用地八十公頃其實不大。 因為它繞著山跑,部份車道立體。再加上飯店,遊樂場,賣店和附屬設施,佔地不過二百公頃,還蠻經濟的。目前除了遊樂場虧損但不得不做之外,賽車場和飯店都有盈餘。飯店設施不錯,有墾丁凱撒的味道,溫泉泳池房客免費,四家館子提供中華,日式和義大利料理。甚至還有大禮堂,除了開會以外,可以舉辦婚禮。(這個服務遠東雲林應該也可以做,只是假日會和賽事撞期,餐廳不夠用。傷腦筋!)以位置來看,鈴鹿距離大阪或名古屋還不到二小時的車程,但到東京就遠了。如果不夠大又不夠好,時機不佳時主要股東本田汽車又不支持,鈴鹿可能早就掛了。當然,今天的鈴鹿也並非高枕無憂。大環境的變化是經營上最大的參數。 而本身經營的效率也不停地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與決心。賽車,這個與眾不同的行業其實和其他企業成敗的道理都是一樣的。

轉載自SPORTSUP/作者 梁功斌

 
 
02/01/2001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