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GLE,戰略敵不過銷售反應
AUTONET記者:蔡致堅(10/23/2007星期二)
綜觀美國汽車產業的歷史,其實就是不斷建立品牌與相互併購的歷程,有些品牌創立之後,因為市場的競爭因素,被大型汽車集團併購,另外一種則是集團因應市場需求,希望予以區隔化以明確與對手競爭,所推出的戰略性品牌,EAGLE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在1987年美國三大汽車集團之一的CHRYSLER併購了AMC(American Motor Company)之後,CHRYSLER以AMC旗下一款大型房車EAGLE作為新品牌的名號。EAGLE成立之後,原有AMC Eagle的大型房車,改名為EAGLE Premier,1988年這款車也同樣掛上RENAULT Premier在北美市場販售,因為先前AMC與RENAULT擁有合作關係,EAGLE Premier持續生產銷售到1992年,而在CHRYSLER集團創立EAGLE品牌後,依舊延續與RENAULT的產品合作關係。

後來,EAGLE也陸續推出與RENAULT合作的中小型車款,包括1988年以RENAULT 21車系衍生的美規版EAGLE Medallion ,但因為市場反應不佳,在1989年便停產。也由於CHRYSLER與日本MOTSUBISHI 在北美市場的產品合作關係,後來在美國生產的MITSUBISHI Mirage,也變成了EAGLE Summit,成為EAGLE品牌旗下的入門車型。不過國內車迷最熟悉的,應該是與MITSUBISHI Eclipse同樣在美國生產的EAGLE Talon。當CHRYSLER集團持續增加EAGLE品牌的產品陣容,並與RENAULT合作關係終止之後,1993年全新CHRYSLER大型車平台問世,CHRYSLER Concorde也衍生了DODGE Intrepid與EAGLE Vision兩款車型,Vision正式成為EAGLE Premier停產後的第二款大型房車,也成為EAGLE的旗艦。

不過,在這十年間,CHRYSLER集團希望EAGLE可以成為像DODGE或是JEEP這樣個性鮮明品牌的目標,卻因為EAGLE品牌銷售一直沒有起色,使得這個新興品牌從創立以來經營狀況一直在低檔徘徊,從與RENAULT合作的歐系血統,到與MITSUBISHI合作的日系車款,還有CHRYSLER自行發展的美系大型房車,消費者也一直無法高度認同EAGLE飄忽不定的特質,正所謂缺乏靈魂的品牌,不容易取得消費者的長期肯定,也因為如此,在1988年CHRYSLER集團決定終止EAGLE品牌的運作。


 
 
10/23/2007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