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五顆星等於安全?那可不一定!
AUTONET記者:王柏偉(10/28/2010星期四)
隨著造車工藝的日新月異,車體的安全設計也越來越先進,如此環境下的法規當然也因而更加嚴苛,只是重重難關下獲得的一級認定,在意外事故下卻有著不同的結局?

先前收到一則國外傳來的案例,在一場車禍中,駕駛意外身亡,其所駕與對方車輛皆為安全著稱的歐系車款,在主被動安全配備保護下,死者身上仍發現有多處致命創傷,原因何在?

此次案件的主角,過去曾在EURO NCAP測試中拿下四顆星的成績,雖然未達滿分,但如此結果在撞擊中理應能對車上乘員達到一定程度的保護,怎麼會在這次意外中造成生命的折損?其實我們似乎忽略了一點,也就是乘員的體重。

案件中的駕駛重達102kg,但在碰撞測試所作的依據則是以一具重約80kg的假人安裝偵測器上陣,不論是安全帶的緊縮機制亦或防護氣囊的充氣壓力,相信面對如此沉重的負擔,勢必無法完全發揮功效。

相信大家國中在物理課程都上過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其中一項F=M×A對這次案例可以完美解釋撞擊力如何在速度不變的前提下隨質量增加而加劇碰撞力道,而這卻是超乎現行測試標準的額外參數。

或許將載重列入考量未免太過芝麻蒜皮,但我們只能說撞擊測試所給的只是一定標準下所反應的結果,可以當作參考,卻不能全然倚重,畢竟有太多變數上的不同,如果法規不能做到依乘重〝量級〞檢測,我們只好宣導開車還是該以安全為依歸,車上的防護配備最好還是備而不用囉!


 
 
10/28/2010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