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首部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2011年上路服務!
AUTONET記者:盧佛青(09/23/2009星期三)
在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協助下,成運汽車及台灣相關上中下游廠商於九月22日組成「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研發聯盟」。
引自國外技術的低底盤油電混合動力公車2010年就會上路,而台灣主導自製的MIT版本後年(2011)也馬上跟進服務大眾,將讓民眾耳目一新,瞭解台灣也有如此創新技術。

在台灣車輛研發聯盟(TARC)協助下,成運汽車及台灣相關上中下游廠商於九月22日組成「低底盤混合動力巴士研發聯盟」共同響應節能減碳,致力於自主研發、製造Design in Taiwan的大客車,更跨出傳統的汽柴油動力領域,朝低排放的混合動力、零排放的純電動系統前進,讓國內擁有每年100億、近2000輛的巴士市場需求,通通轉為100%國人主導,更有能力外銷至歐美、東南亞等地。

發展綠能環保大眾運輸工具已是世界趨勢,TARC在今年藉由「電動車產業研發聯盟」的啟動,結合產、官、學、研的資源,引領業界提升整體研發能量,帶動產業快速轉型,促進國際商機,為台灣電動車產業開創發展的康莊大道。依據產業特性分析,進行五大產業聚落推動與催生,分別是利基電動車產品產業聚落、車用動力電池供應產業聚落、大功率元件供應產業聚落、其他關鍵模組產業聚落、實驗運行與環境建構產業聚落等,並協助推動業界成立研發聯盟計畫,進行實質研發及策略合作。

日前該聯盟成員成運汽車、中國鋼鐵、國光客運、伊頓飛瑞、津晟科技及奉天科技,在經濟部技術處王永妙簡任技正及TARC主委黃隆洲的見證下正式成立,將投入研發國人主導自製的第一部低底盤油電混合動力巴士,並預計2011年上路,讓台灣民眾乘坐大眾運輸系統更加環保,也讓全世界看到台灣的實力。

王簡任技正致詞時表示,台灣的巴士(大客車)產業向來都以進口底盤後打造車體為主,然而在各項法規的日趨嚴謹要求下,不論是安全型式認證、油耗表現或空氣污染程度,業者都面臨重大的考驗。輔導產業升級係技術處之主要任務之一,因此有了整合廠商共同開發屬於台灣自有底盤技術,且裝載潔能環保的自主油電混合動力引擎構思。因為,Green才是通往生生不息、永續發展的王道。

TARC主委同時也是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總經理黃隆洲說明,聯盟發展的重點將放在自主底盤結構設計、高鋼性車身與輕量化、混合動力系統匹配、整車電系自主開發設計,藉此整合海內外巴士設計能力,讓技術know how深根發展,為發展台灣自有巴士技術動能做蓄積。

成運汽車吳定發執行董事指出,雖然台灣已有電動巴士產品發表,但柴油與電池交替使用的混合動力系統卻更適合巴士使用。原因在於車輛起步時需要大動力輸出,也是最耗油與排放污染最嚴重的時刻;若改用電池,由於瞬間輸出動力較柴油引擎來的適合且純淨,完全符合節能減碳的宗旨,在續航力上混合動力系統還有柴油可以支應,亦適合國道客運的長距離或公車路線的長久行駛,使用混合動力巴士不僅省油,投入的開發也會為上中下游產業生產鏈帶來每年新台幣五百億產值,可謂是造福社會、造福人群、親愛地球。


 
 
09/23/2009新聞
後一天文章列表 前一天文章列表